![]() |
您的位置:中医院首页 > 健康园地 > 【节气养生】寒露 > 正文 |
【节气养生】寒露 |
发布时间: 2025/10/9 8:41:40 阅读次数:165 |
![]() |
传统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--寒露 当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,当枫叶染上浓烈的红,我们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——寒露。气温较白露时更低,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,露水会因为气温低变得更凉,甚至快要凝结成霜,这就是“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,是寒露最鲜明的特点。另外,鸿雁开始往南方飞,雀鸟变少,菊花逐渐开放,也勾勒出寒露时节的独特物候。 从中医角度看,寒露时节空气又干又凉,燥和寒两种因素会影响身体,容易让人出现口干、喉咙干、皮肤燥、手脚发凉等情况。所以这时候养生,关键要抓住“养阴防燥”和“御寒保暖”两大核心。 饮 食 建议遵循“滋阴润肺”原则。可多吃银耳、百合、梨等润燥食材,搭配山药、莲子健脾益气,平衡秋燥对脾胃的损伤;同时注意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来抵御寒冷,比如羊肉、桂圆,但要避开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不然容易加重干燥,还可能上火。平时可以试试做“百合银耳莲子羹”,润燥又养胃,很适合寒露时节食用。 起 居 要重视“早睡养阴,注意保暖”。此时阳气渐收,白天变短,建议每晚10点前入睡,帮助身体储存阳气;早晚温差大,需及时增添衣物,尤其要护好颈部、腹部和脚部——颈部受凉易引发感冒,腹部保暖能护脾胃,睡前用温水泡脚15分钟,可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手脚冰凉。 运 动 宜选“温和舒缓”的项目。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津液过度消耗,加重干燥。可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运动时间建议在上午9-11点或下午3-5点,此时气温较适宜,还能呼吸新鲜空气,调和身心。 寒露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关键节点,顺应节气调整生活方式,才能更好地养护身体,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。 |
![]() |
![]() ![]() |
|